*点击海报跳转购票链接股票配资合同范本
文/翟佳
曲目单
二零二五新春华尔兹
吕嘉、北京爱乐合唱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二零二五.1.25/26,19:30
国家大剧院%ub7音乐厅
吕嘉,指挥
北京爱乐合唱团
(小)约翰%ub7施特劳斯
《威尼斯之夜》序曲
《旋律四对舞》?,Op.,112
《快乐火车波尔卡》,Op.,281
《皇帝圆舞曲》
《无穷动谐谑曲》
《俄罗斯进行曲》,Op.,426
展开剩余89%肖斯塔科维奇
为混编乐队而作的第一号组曲(选段)
(小)约翰%ub7施特劳斯
《学生的快乐圆舞曲》,Op.,285
约瑟夫%ub7施特劳斯
《假日旅行快速波尔卡》,Op.,133
(小)约翰%ub7斯特劳斯
杨鸿年、李闳,词/杨鸿年,合唱改编
《闲聊波尔卡》
(小)约翰%ub7斯特劳斯
《春之声圆舞曲》,Op.,410
拉赫玛尼诺夫
费德罗%ub7伊万诺维奇%ub7丘特切夫,词/邹野,配器
《春潮》(选自《浪漫曲》,Op.,14)
潘振声
望安,词/杨鸿年,合唱改编/邹野,配器
《嘀哩嘀哩》
刘炽,
乔羽,词/邹野,配器
《让我们荡起双桨》
曲目介绍
(小)约翰%ub7施特劳斯
《威尼斯之夜》序曲
作为圆舞曲之王的施特劳斯,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圆舞曲与波尔卡,在轻歌剧领域,他也曾留下多部经典之作。《威尼斯之夜》便是其中之一,这部歌剧的序曲集圆舞曲的优雅与轻歌剧的诙谐于一体。作品开头有力的序奏,犹如一阵风暴。随后的主题旋律优美而深情。接下来的段落又融入喜剧性的气氛,热闹欢快,又充满轻松的幽默感。
《旋律四对舞》?,Op.,112
四对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即四对舞者组成一个方形,跟随音乐相互配合变换出不同的形制。这首舞曲主要分为六部分,不同部分呈现的性格与精神面貌也截然不同。长笛、短笛、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的演奏,给人以柔美翩然、从容典雅之感,令人为之沉醉。但当乐团齐奏时,音乐又如火一般热烈昂扬,营造出一派节日狂欢的氛围。
《快乐火车波尔卡》,Op.,281
《快乐火车波尔卡》以四个部分生动地描绘了列车从启动、行进、鸣笛到到站的全过程。富有节奏感且热情俏皮的弦乐,辅以梦幻般的打击乐为点缀,令人仿佛置身于行驶的列车上,穿行于奥地利秀美的风光之中。全曲的最大亮点在于火车鸣笛的段落,不同指挥的处理各具特色,小号和喇叭作为最常用来模仿的乐器,将汽笛声演绎得妙趣横生。
《皇帝圆舞曲》
小约翰%ub7施特劳斯在1889年为了柏林新落成的一座音乐厅而创作了一首名为《手拉手》圆舞曲,这个标题表达了当时的奥地利皇帝弗兰茨%ub7约瑟夫一世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及他们背后的帝国之间兄弟般的情谊;在柏林新签下的出版商西姆洛克建议下,作曲家将乐曲的名字改为《皇帝》。小约翰%ub7施特劳斯试图通过这首乐器所传递的那种皇家气派,从乐曲的引子里就展露无遗,随后的几段舞曲也都带给听众端庄大气的感觉,这也许是它成为作曲家最标志性也最受欢迎的圆舞曲之一的重要原因。
《无穷动谐谑曲》
《无穷动谐谑曲》又名音乐的玩笑,全曲以无穷动这一概念为灵感,通过主题的不断重复与变奏发展,试图在音乐中塑造一种永不停歇的运动感。木管时而俏皮风趣,时而幽默诙谐,弦乐齐奏又颇具力量。在不断重复中,达到一种机械运动与戏谑的平衡。在乐曲结尾,有时指挥会说und,so,weiter(意为如此这般重复下去),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延续乐曲的无穷律动。
《俄罗斯进行曲》,Op.,426
区别于斯特劳斯常见的波尔卡及圆舞曲,《俄罗斯进行曲》格外不寻常。作为一首以俄罗斯为题的作品,该曲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重拍的强调,极富节奏感的律动,铜管声部的突出,给人一种雄壮、庄严的力量感。浓烈的庆典色彩,宛如仪仗队稳健的游行。在ABA三段体的结构中,有别于A段的肃穆雄壮,B段端庄雅致却又不失刚毅,有如骄傲的凯旋。
肖斯塔科维奇
为混编乐队而作的第一号组曲(选段)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号组曲的《小波尔卡》,开篇的木琴诙谐灵动,清脆的敲击作为铺垫贯穿始终。弦乐与管乐的呼应、长号的嘹亮都极为幽默地回应着速度的变化。作为肖氏最令人难忘的《第二圆舞曲》,萨克斯以柔和醇厚的音色吹奏出主题旋律。然而,在圆舞曲三拍子的轻盈律动中,以及在华丽的旋律外衣下,却始终暗藏着一丝苦涩和忧伤。
(小)约翰%ub7施特劳斯
《学生的快乐圆舞曲》,Op.,285
《学生的快乐圆舞曲》是施特劳斯于1864年为维也纳霍夫堡宫的学生舞会而作。这首圆舞曲不仅是施特劳斯对青春活力的礼赞,更是一种对光明未来的期许。弦乐部分绘出明亮动人的旋律,长笛与双簧管的音色相互交织,营造出斑斓的色彩感。通过充满活力的旋律与节奏,生动展现了青年学生们的蓬勃朝气。
约瑟夫%ub7施特劳斯
《假日旅行快速波尔卡》,Op.,133
作为施特劳斯家族中的重要作曲家,约瑟夫%ub7施特劳斯虽不幸早逝,但他却为轻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与哥哥小施特劳斯的波尔卡不同,约瑟夫更看重通过节奏变化和配器实现情绪的传递。该曲小号的动机始终贯穿其中,号角般的音型不仅为乐曲提供了欢快的活力,与合唱相得益彰的配合,更传达出假期旅行的愉悦心情。
(小)约翰%ub7斯特劳斯
杨鸿年、李闳,词/杨鸿年,合唱改编
《闲聊波尔卡》
对于波尔卡的创作,施特劳斯以敏锐的洞察,将他对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事物或现象融入其中。这首谱写于1858年的波尔卡,是施特劳斯对舞会上喋喋不休、叽叽喳喳妇女闲聊场景的再现。尽管乐曲规模短小,但却是极具匠心的精品。合唱版本的改编与歌词巧妙呼应了该曲的标题,并在快速急促的旋律基础上,增加了童趣,使作品更显俏皮可爱。
(小)约翰%ub7斯特劳斯
《春之声圆舞曲》,Op.,410
圆舞曲,又音译为华尔兹,是一种起源于奥地利和德国、从乡间引入城市、19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三拍子舞曲。1883年3月1日,《春之声圆舞曲》于维也纳河畔剧院由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ub7比安奇首演,微风,暖阳,鸟鸣,大地春意盎然。首演大获成功后,(小)约翰%ub7施特劳斯迅速完成了交响乐队版本,于17天之后的3月18日由作曲家的弟弟爱德华%ub7施特劳斯指挥施特劳斯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再获赞誉,成为其代表作。
拉赫玛尼诺夫
费德罗%ub7伊万诺维奇%ub7丘特切夫,词/邹野,配器
《春潮》(选自《浪漫曲》,Op.,14)
《春潮》一改拉赫马尼诺夫往日风格的忧思,尽管旋律偶尔透露些许哀愁,内核却是力量与光明。在乐队与合唱的版本中,宽广的气息被弦乐无限延展,合唱则提供了稳固的和声支撑。管乐为本就富于色彩变化的和声,持续扩充表现的空间。在音乐情绪的不断递进中,情感的浓度也随之愈加强烈。
潘振声
望安,词/杨鸿年,合唱改编/邹野,配器
《嘀哩嘀哩》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这句简单纯粹的歌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作曲家潘振声创作的《嘀哩嘀哩》,饱含着温暖、质朴和纯真。无论是合唱部分丰富的声部配合,还是节奏的活泼跳跃,都令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以及童真世界的自由与欢乐。
刘炽,
乔羽,词/邹野,配器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旋律朗朗上口、情感又朴素真挚的歌曲,曾在1955年的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它那轻快、明亮的旋律如清风拂面。歌词也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图景,轻舟随着水波轻轻地摇曳,湖面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歌声与欢笑。合唱团齐声的演唱,更蕴含着一种朝气蓬勃的力量与希望。
撰稿:李格格、霄汉、高洁
编辑:文乔岳
转载编辑:陈暮寒股票配资合同范本
发布于:山东省